一、补气药

人参:大补元气,补脾益肺,生津止渴,安神增智。归心、肺、脾经。功擅大补元气。脾肺气虚诸证主药。虚劳内伤第一要药。东北产的为佳品。野山参补益力较大。园参晒干或烘干,称生晒参,适用于气阴不足者;园参经蒸制后的干燥品,称红参,性温,适用于阳气虚弱者;产于朝鲜人参,又名高丽参或别直参,药效同红参,而药力较强人参叶解暑邪、生津液、降虚火。
西洋参:补气养阴,清火生津。归心、脾、胃经。宜气阴不足而火盛者之佳品。
太子参:补气生津。归脾、肺经。为补气药中的一味清补之品,尤宜热病后气阴不足,且多用于小儿科。补力比人参党参差。
黄芪:补气升阳,利水消肿,益卫固表,托疮(毒)生肌。归脾、肺经。有“补气之长”美称,又为补气升阳要药。体弱表虚、肌表不固的自汗、盗汗良药。疮痈圣药。气虚浮肿尿少要药。益气补中宜蜜炙,其他方面多生用。
白术:补气健脾炒用,于术(生于浙江)更佳,燥湿利水生用,固表止汗,安胎。归脾、胃经。补脾专药,脾虚诸证要药。痰饮、水肿良药。健脾止泻炒焦用。
党参:补中益气,生津,养血。归脾、肺经。宜慢性气虚证,虚不受补者。
大枣:补中益气,养血安神,缓和药性。归脾、胃经。
:补中益气,缓急止痛,润肺止咳甘润缓急良药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
甘草:补中益气,清热解毒,缓急止痛,祛痰止咳,调和药性。归心、肺脾、胃经。清热解毒宜生用;补中缓急宜炙用。号称国老。
蜂蜜:补中缓急,润燥,解毒。归肺、脾、大肠经。李时珍谓其“与甘草同功”,“和百药”。
刺五加:健脾益气,补肾强腰,养心安神,化痰平喘。归脾、肾、心经。
红景天:健脾益气,清肺止咳,活血化瘀。归脾、肺经。
绞股蓝:健脾益气,化痰止咳,清热解毒。归脾、肺经。
沙棘:健脾消食,止咳祛痰,活血祛瘀。归脾、胃、肺、心经。
白扁豆:健脾化湿,和中消暑,解毒食物中毒轻浅者。具有补而不腻,化湿不燥特点脾虚夹湿证常用。健脾止泻宜炒用,消暑、解毒宜生用。归脾、胃经。
山药:益气养阴生用,补脾肺肾,固精止带。归脾、肺、肾经。平补气引良药。大量可达60~250g。健脾止泻炒黄用。